做好脾氣爸爸幫孩子克服暴躁性格

本文Tag標簽:情緒發(fā)展??

  暴躁是一種病理性的激情,它短暫而強烈,伴隨著沖動的言行爆發(fā),來勢洶洶,嚴重時可傷人.毀物、縱火,十分殘暴。暴躁屬于一種消極的激情,它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。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中的“怒傷肝”,就是這個意思。

  孩子脾氣暴躁,罪魁禍首是溺愛。父母平時總擔心孩子受委屈,為了博取他的歡心,有求必應,最終讓孩子一不順心就暴跳如雷。

  社會交往,合作過程中,誰都不愿意和脾氣暴躁的孩子共事。孩子脾氣暴躁,就容易傷害人,得罪人,經(jīng)常冒犯別人,這種情景只能讓孩子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。

  許多脾氣暴躁的孩子說,自己明知暴躁不好,一旦受到刺激卻不由自主地發(fā)火,事后常常追悔卻無法彌補。“沖動是魔鬼”,一點兒也沒錯,爸爸若讓魔鬼進駐了孩子的心靈,它就會終身藏匿,難以驅(qū)逐,時不時出采害人、壞事。

  暴躁的脾氣對孩子是有害無益的,爸爸千萬不要認為,孩子兇一點就不會被人欺負。如果孩了事事兇,就會被人排擠得無立足之地,最終還可能走上犯罪道路。

  暴躁是一種不良的個性品質(zhì),一旦沾染,就會像吸食毒品一樣欲罷不能。

  建議一:別做暴燥爸爸

  家庭中最驚心動魄的場景是,孩子脾氣暴躁,爸爸脾氣更暴躁。父子倆共同發(fā)脾氣,整個家就像要被掀翻一樣。暴躁也是一種“遺傳”,如果爸爸在處理不順心的事情時發(fā)脾氣,孩子也會模仿。

  孩子脾氣暴躁如果不是出于溺愛,就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。爸爸在孩子面前,尤其要控制脾氣,不要影響到孩子。每個脾氣暴躁的人,也曾苦惱傷害了他人,可就是無法控制。爸爸如果已經(jīng)養(yǎng)成了習慣,就更應該多教育孩了,讓他明白暴躁的危害。

  孩子年紀尚幼,如果能夠得到爸爸的真?zhèn)?,就會更深刻地認識暴躁的危害。從小樹立孩子正確的情緒觀,是爸爸給孩子的一筆終身財富。

  建議二: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愿望

  孩了發(fā)脾氣,是因為有愿望沒被滿足,有一種挫敗感想要發(fā)泄。孩子想表達這種失落,挫敗有很多種方式,不一定要暴躁。孩子拳打腳踢,激烈地摔東西,可以恐嚇到父母妥協(xié),卻不一定在社會、學校中行得通。實現(xiàn)愿望的方式有很多種,爸爸要讓孩子選擇健康的方式。

  孩子被誤解了,要先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愿望。心里的想法可以與人溝通,直到人明白。溝通過程中孩子要理智,禮貌,這樣才能獲得尊重,也能順利交流信息、化解分歧。

  行動失敗了,孩子要積極找原因,然后想辦法解決。爸爸娑讓孩子明白,發(fā)脾氣并不能解決問題,只能讓行動延誤,情況更糟。

  建議三:切忌打罵孩子,學會冷處理

  孩子大哭大鬧,又打義摔的時候,爸爸要平靜,平和,用冷處理的方式采對待,切忌打罵孩子。打罵的方式雖然見效快,但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。許多孩子越打罵,越逆反,越暴躁。

  打罵是一種危害極大的教育方式。孩子不聽話,發(fā)脾氣,爸爸還足以冷處理為佳,等到孩子冷靜后,再來和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孩子發(fā)脾氣肯定是有原因的,爸爸又打又罵,容易讓孩子把不良情緒憋在心里,長期如此,孩子的個性就會固執(zhí);偏激。

  建議四;教育態(tài)度要一致,不可事事滿足孩子

  家庭生活中,常常是孩子一發(fā)脾氣,全家人馬上分成幾派,—派堅決反對,一派竭力維護。孩子一看到有人維護,馬上投懷送抱地去討好。頓時,整個場面成了一鍋粥,孩子越哭越兇,最終,以孩子被滿足而告終。教育態(tài)度不一致,讓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。

  孩子發(fā)脾氣時,常常是認為有機可乘,才會越鬧越兇。生活中,父母要統(tǒng)一教育態(tài)度,尤其是在“物欲”上,一定不能事事滿足孩子。孩了所得到的,盡量是必需品,不能任由孩子隨意占有。父母放縱孩子的物欲,也就是在放縱孩了的脾氣。

  家人溺愛孩子也多以滿足物質(zhì)需求為主,溺愛是孩子脾氣暴躁的禍根。爸爸一定不能讓孩子事事被滿足,生出驕縱氣焰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